返回

信息工程学院

宣传视频

学院介绍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有30多年的大专层次办学历史,与我国ICT产业发展同成长、共发展。学院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围绕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七个专业,在校生二千余人;共培养一万多名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遍布江西省乃至全国信息技术行业,多数已成为企业技术、管理骨干,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双师型教师22人,硕士以上教师40人,“1+X”试点证书师资资格11人,1人次担任江西省 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专家库成员。教师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人次,省级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2人次,5人获“江西省技术能手”称号,多人次担任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裁判长、裁判。教师获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24人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优秀指导老师,10人次获省级线上教学优质课三等奖,15人次获校级“优秀教师”称号。教师承担省级教科研课题12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14篇;申请专利、登记软件著作权共计26项,编写教材4部,其中国规教材2部。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华为-泰克大数据技术应用实验实训平台、东软慕课平台、东软软件项目开发实训平台等3个资源平台,可供师生线上及线下24小时不间断使用;建设了《STM32嵌入式开发》等两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拥有芯片检测与数据恢复、网络技术与综合布线、智能硬件开发、虚拟现实应用、高性能计算机、软件开发、物联网基础、物联网综合、传感网应用开发等9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学院各专业对典型工作岗位能力、知识、素质要求进行分解并融入课程教学,依托3个教学平台、9个实训室的教学资源,开展以典型工作岗位要求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培育人才。

近五年来,通过“岗课证赛”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信息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高。通过积极开展“1+X证书”项目试点工作、举办校级技能竞赛、省级技能竞赛和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培育全天候开放实验实训室育人模式等举措,获得累累硕果: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53项,二等奖110项,三等奖53项。2023年,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2022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铜奖1项,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开展华为HCIA认证考试,2023年54人获证,通过率超过90%,开展“1+X”证书考试,2023年200人获得证书。2023年7月,有144位信息学子顺利通过江西省统招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学习;通过第三方调研与企业反馈,毕业生初始就业率达86%,专业相关度60%以上。 信息工程学院与华为技术、中兴软件、威爱教育、北京博海迪、众智拓等公司深度开展校企合作,采取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企业推荐就业的模式,采用企业开发的专业课程,融企业岗位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于教学全过程,聘请企业工程师开展教学,培养的人才适应岗位能力强,毕业即上岗,入职薪资高,深受企业欢迎和家长、学生认可。学院成立了华为ICT学院,与海康威视、京东方、纬创集团、华润安盛、新大陆科技、名硕科技等企业建立6个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实习、技能实训、岗位体验、就业实践等教学活动。

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