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

历史沿革生命科学学院是2004年开始筹建、2005年12月批准成立的一个教学科研单位,2009年本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与资源环境系并入学院。

办学定位学院以培养省内一流的基于生物技术的地方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教育师资(含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院”办学方针,逐步把生命科学学院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精干、教学质量一流、办学水平先进、学科发展均衡、学术氛围浓厚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师资力量该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27人,博士后和博士46人(其中具有海外留学背景12人),硕士14人(其中5人在职攻读博士),现有硕士生导师27人。

学科专业学院目前设有生物科学(含一本公费师范、一本师范)、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含职教师范)、食品质量与安全4个本科专业和饲料与动物营养一个高职专业,其中生物科学(师范)专业为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硕士研究生设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的软硬件设施学院实验室位于枫林校区生科楼、第一实验室二楼和大学生活动中心,实验室面积4000余平方米,现有生物芯片系统、电子鼻指纹分析系统、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中压制备色谱仪、安捷伦高效液相色谱仪、超低温冰箱、超速离心机、膜片钳放大器系统等仪器设备价值共计2900余万元。

人才培养学院共培养了3500余名毕业生,为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校生规模1202人,其中本科生1084人、专科生34人、研究生84人。学生实行导师制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近5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1项,累计发表论文148篇,参加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共计98项。在“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16项;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1项,江西省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2022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30.5%。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学校及江西省平均就业率,获得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科学研究学院拥有“国家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南昌)”,“江西省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水产品加工及安全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市生物活性物质与医药材料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淡水鱼渔业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0年以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项;承担了省级科研项目91项;近5年获批发明专利20项,发表SCI论文102篇。在教学方面,近年来学院教师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2016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2019年获江西省高校育人共享计划线上课程1项,2020年获江西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项。

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学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在定点帮扶、科技成果推广、人才培训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学院共派出省、市科技特派员11人,5年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及咨询服务共15项,获得经费总计391.2万元。

办学特色学院坚持“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复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实施“党建引领、育人为本、双挂双导、教学相长”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分类分流的个性化培养方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

发展愿景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坚持“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应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复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经过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必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以上数据截至到2022年10月)